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漢江生態經濟帶在大保護條件下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快綠色循環發展,推進漢江流域大學聯盟工作,促進盟內各高校之間的交流合作,2020年12月10日-11日,第六屆漢江流域大學聯盟書記校長論壇、第七屆漢江論壇和教務處長聯席會議同時在陜西理工大學召開。鄂豫陜三省11所高校的領導和專家學者近80人齊聚美麗漢中,交流學術成果,暢敘深厚友誼,共推區域合作,共謀綠色發展。
12月11日上午,在我校研究生報告廳舉辦了漢江流域大學聯盟三項活動開幕式。儀式由我校副校長馮小明主持。
開幕式上,我校校長張社民致辭,他向大家介紹了陜西理工大學的基本情況和“十三五”發展成就,并指出漢江流域大學聯盟因水結緣,逐夢共行,自成立以來,各高校主動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促進漢江流域跨越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他還向漢江流域各高校提出了在重大發展機遇面前圍繞定位辦大學、緊扣主線強特色、目標一致創品牌的建議。
漢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屈占權致辭,他代表漢中市人民政府對遠道而來的高校領導、專家學者表示歡迎,他用“祖源龍崗,祖脈秦嶺,漢人老家,紅色秦巴”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漢中市情。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分享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把生態經濟研究推向新高峰,為漢江流域綠色崛起貢獻智慧力量,共同推動漢江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湖北社會科學院科研處副處長傅智能致辭,他簡要介紹了“漢江論壇”舉辦6屆來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愿與大家攜手,繼續開展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共同為漢江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決策支持。
開幕式后,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我校特聘教授周海濤結合多年研究成果,作了題為《“十四五”高校發展的重點走向》的專題報告,從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社會服務、國際合作、學科建設、引才育才、內部治理、數字融合等八個方面為與會高校編制“十四五”規劃提出了科學建議。他的報告和建議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強烈共鳴和熱烈討論。
當日下午,漢江流域大學聯盟書記校長論壇在知行樓第二會議室展開交流,安康學院、漢江師范學院、湖北工程學院、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湖北文理學院、湖北醫藥學院、荊楚理工學院、南陽理工學院、南陽師范學院、商洛學院、陜西理工大學等校領導圍繞“十四五”學校事業發展規劃的思考與設計、“十四五”期間聯盟合作創新發展的思考與建議、“十四五”期間對地方高校改革發展的思考及對策、學校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探索與“十四五”設想等內容以大會發言形式深入研討交流,以期構建多元合作模式,共謀“十四五”漢江流域大學發展新局面。在會議即將圓滿落幕之際,我校將會旗交給漢江流域大學聯盟,聯盟將會旗正式移交下一屆大會承辦方湖北工程學院。
第七屆漢江論壇在我校博遠樓管理學院會議室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區域協同共進戰略、生態保護與循環發展 、漢江水源保護與區域綠色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研究、漢水文化研究、智能科技與先進制造、漢江生態經濟帶生物資源綜合利用與開發等多方面內容展開研討。大家一致認為要借助漢江流域的諸多資源,深度開發利用,共同推進漢江生態經濟帶協同發展與循環發展,不斷提升陜鄂豫在全國的地位。
在知行樓第三會議室開展的漢江流域大學聯盟教務處長聯席會議上,漢江流域大學聯盟成員單位校領導、教務處長、專家學者等圍繞高水平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一流專業、一流課程的建設與改革,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路徑與實施策略等內容進行了交流研討,以期加快推進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我校校史館、西北聯大漢中辦學紀念館、秦巴生物資源博物館、漢水文化博物館、材料學院實驗室等。
(文/馬露、曹彥強 圖/馬露、曹彥強、曹瑞超、李旭洋、王茹、王云龍)











